可调移液器检定技术要求

更新时间:2025-09-28  |  点击次数:87
  可调移液器的检定需从外观、密合性、容量、环境条件、设备要求、操作规范、数据处理与周期管理等多方面严格把控,以下是具体技术要求:
 
  一、外观要求
 
  外壳与标记:移液器塑料件外壳表面应平整、光滑,不得有明显的缩痕、废边、裂纹、气泡和变形等现象;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、锈蚀和起层。移液器主体应标有产品名称、制造厂或商标、标称容量(μL或mL)、型号规格、出厂编号。
 
  按钮与调节器:按钮上下移动应灵活,分挡界限明显,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。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整指示部分在调整范围内转动应灵活,数字指示要清楚、完整。
 
  吸液嘴:吸液嘴应采用聚丙烯或性能相似的材料制成,内壁应光洁、平滑,排液后不允许有明显的液体遗留;吸液嘴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;不同规格型号的移液器应使用相应配套的吸液嘴。
 
  二、密合性要求
 
  测试方法:使用一只装有真空表的透明试剂瓶,内放清水,将装有吸液嘴的移液器接在测试端上,启动抽气设备,使真空表逐渐指示到0.04MPa,达到动平衡后,持续5秒,测试端的玻璃管下端不得有气泡逸出。
 
  测试条件:为保证测量的正确和一致,测试端玻璃管应浸入液体下5厘米左右。
 
  三、容量要求
 
  检定方法:以衡量法为准,介质为纯水。
 
  检定步骤:
 
  取一只适量并清洁干燥的称量杯,放入天平中,将天平调至平衡。
 
  将可调移液器的容量调至被测点。
 
  将吸液嘴紧套在移液器下端,轻轻转动,以确保可靠密封。
 
  测试前应先将移液器吸液和排液几次。
 
  垂直地握住移液器,将按钮调到第一停止点,并把吸液嘴浸入液面下2-3毫米,然后缓缓放松按钮,等1-2秒后离开液面,擦干吸液嘴外面的水(但不能碰到流液口)。
 
  把吸液嘴口靠在称量杯内壁上,把水完全排出,然后吸液嘴沿着称量杯内壁向上移开。并用天平称量排出纯水质量,反复数次(不少于6次)。
 
  数据处理:
 
  将称得的纯水质量值,通过公式求得容量值。公式中应包含砝码质量、砝码密度值、空气密度值、纯水密度值以及检定时水的温度等参数。
 
  日常工作中,可使用简化公式或查表法求出实际容量。
 
  容量的相对误差和重复性可由相应公式算出。
 
  允许误差: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℃时,其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规定。例如,对于标称容量为100μL的移液器,其容量允许误差为±2.0%,重复性为≤1.0%。
 
  四、环境条件与设备要求
 
  环境条件:检定温度为20±5℃,检定时水温与室温温差不超出±2℃。
 
  设备要求:
 
  温度计:测量范围0-50℃,分度值为0.1℃。
 
  天平:分度值根据移液器体积选择,如称量20μL水以下用分度值为0.01mg的天平,称量20μL水以上用分度值为0.1mg的天平。
 
  其他设备:包括真空表、抽气设备、试剂广口瓶、读数放大镜、检定架、带盖称量杯等。
 
  五、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
 
  预润洗:在开始校准前需先进行3-5次预润洗,以减少水分蒸发到移液管的内部空间。
 
  垂直操作:吸取和排放液体时,应垂直握住移液器,避免倾斜导致测量误差。
 
  避免气泡:在吸取液体时,应缓慢放松按钮,避免产生气泡。
 
  记录数据:每次测量都应记录数据,包括称量值、水温等,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。
 
  六、检定周期与报告
 
  检定周期:经检定合格的移液器能够使用,不合格的将停止使用。检定周期通常为一年,但根据使用频率和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。
 
  检定报告:检定完成后应出具检定报告,报告中应包含移液器的基本信息、检定条件、检定结果以及是否合格等结论。
版权所有©2025 普迈精医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18047241号-3

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