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温箱氢气浓度监测模块的检测仪安装需综合考虑气体特性、环境干扰及设备要求,具体安装方法如下:
一、安装前准备
设备选型
根据柱温箱内氢气可能泄漏的浓度范围,选择检测范围为0-100%LEL(爆炸下限)的检测仪。
优先选择高精度、高灵敏度型号,确保对微小泄漏的快速响应。
根据柱温箱环境(如湿度、温度、粉尘)选择防护等级(如IP65或更高),防止设备损坏。
确认检测仪具备声光报警功能,并在超限时能联动控制系统。
工具与材料准备
安装支架或固定装置(如膨胀螺栓、挂耳)。
电源适配器或电池(根据设备类型)。
标准氢气浓度气体(用于校准)。
螺丝刀、扳手等工具。
环境评估
确保安装位置远离通风口、气流死角或强电磁干扰区域(如电机、变频器),避免检测值漂移。
避开高温(>55℃)、潮湿(相对湿度≥90%)或阳光直射区域,防止传感器老化。
确认柱温箱内无蒸汽、油烟或水滴直接冲击检测仪,避免误报警或设备故障。
二、安装位置选择
垂直方向定位
氢气密度小于空气,泄漏时会向上扩散,因此检测仪应安装在柱温箱内顶部下方30-60cm处,或泄漏点正上方0.5-2米范围内。
若柱温箱内存在比空气重的气体(如液化烃),需在底部30-60cm处增设检测仪,但本场景以氢气为主,可省略。
水平方向覆盖
参考《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》:
封闭厂房内,每隔15米设置1台检测仪,且距任一泄漏源不超过7.5米。
若柱温箱体积较小,可仅在氢气管道、阀门或连接处附近安装1台,确保覆盖所有潜在泄漏点。
特殊场景调整
若柱温箱内存在局部高温区域(如加热元件),需将检测仪安装在远离热源的位置,防止传感器受热失效。
避免将检测仪安装在柱温箱门或通风口附近,防止气流干扰导致检测滞后。
三、安装步骤
固定设备
使用膨胀螺栓将安装支架固定在柱温箱内选定位置,确保支架稳固且易于维护。
将检测仪通过挂耳或螺丝固定在支架上,避免设备晃动或脱落。
接通电源
根据设备类型连接电源适配器或安装电池,确保电压符合要求(如24VDC或220VAC)。
检查电源线是否远离高温部件,防止绝缘层老化。
连接报警装置
将检测仪的报警输出端与柱温箱控制系统或声光报警器连接,确保超限时能及时触发警报。
若需远程监控,可配置RS485或4-20mA信号输出模块,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室。
四、调试与校准
初始设置
通过检测仪控制面板或配套软件设置报警阈值(如一级报警10%LEL,二级报警20%LEL)。
配置联动功能(如关闭氢气阀门、启动排风系统)。
零点校准
在柱温箱内通入清洁空气(无氢气),将检测仪置于稳定环境中进行零点校准,确保初始值为0%LEL。
标定校准
使用标准氢气浓度气体(如10%LEL或20%LEL)对检测仪进行标定,调整输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。
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,便于后续追溯。
功能测试
模拟氢气泄漏场景(如使用氢气释放装置),验证检测仪的报警响应时间和准确性。
检查声光报警、联动控制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五、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
定期校准
每3-6个月对检测仪进行一次校准,确保长期稳定性。
若环境恶劣(如高湿度、强腐蚀),需缩短校准周期至1-3个月。
清洁保养
定期清理检测仪表面的灰尘和污垢,防止传感器孔堵塞。
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擦拭设备,防止损坏外壳或传感器。
检查电源与连接
每月检查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否松动或破损,及时更换老化线路。
确认电池供电设备电量充足,避免因断电导致监测中断。
记录与追溯
建立检测仪运行日志,记录校准、测试和维修数据。
对异常报警事件进行分析,优化泄漏预防措施。